Tuesday, October 6, 2015

殖民地英式老郵筒



香港商報(註1今天一則新聞報道:“郵政署計劃覆蓋舊英式郵筒上的英帝國皇冠標記,換上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記”

這種 [ 去殖民地化 ] 的行動,就像馬來西亞教育局調整歷史課綱,把不少正確的歷史真相抹掉。

這些殖民地郵政老物件, 有自身的價值,必須受到合理的保護,不可隨意更改其原貌,只要定期給於維修保養,還可繼續以使用。

淪為稀有的歷史文物, 不集中保存在博物院,仍然在路邊“站崗”,更有起到點綴街道景觀的作用。

不知道馬來西亞境內,還存有多少個這類英式老郵筒。

我跑遍檳島,獲悉的只有8個,有誰知道檳島哪裡還可以見到這類歷史遺產,勞請告知?先謝了。

來翻翻以前拍攝過的老郵筒:

 
1.    甘榜峇魯菜市對面(Kampong Baru

2.    暹路 (Siam Road)

3.    關稅局大廈(China Street Ghaut)

4.    中路 (Macalister Road)

5.    土庫街 (Beach Street),

6.    中央醫院 (Residency Road

7.    檳榔路上環 (Upper Penang Road)

8.    亞逸依淡路 (Ayer Itam Road)



舊郵筒應換新徽
2015 10 05 22:56    香港商报

遲荷
郵政署計劃覆蓋舊郵筒上的皇冠標記,換上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誌,這個做法十分恰當,卻惹來一些人的指責,認為具有政治目的,實在沒有道理。
本港現時約有1148個郵筒,當中59個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舊郵筒,依據年份刻有不同的君主標記或皇冠圖案。然而,香港已於1997年回歸中國,香港郵政本身也有蜂鳥標誌,去舊換新是理所當然的。回歸時,郵政署考慮到原有郵筒還可使用,不想浪費,故此維持現狀,但現在既沿用那些郵筒,又更換標誌,顯然更為周全,沒有什麼理由遭受指責。
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徽號代表着本身的主權,香港回歸前挂英國國旗及龍獅旗,皇冠徽號也普遍見於政府機構中;回歸后,香港開始挂中國國旗及香港區旗,各政府部門也取消了皇冠徽號,產生了新的標誌,這是自然不過的事,如果現在仍用皇冠徽號才是反常。好像去年,曾有女警司戴錯了皇冠徽號的警帽就惹來各方關注,因這可說是「低級錯誤」。不過,官方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寬松的,更不會上綱上線,故此,戴錯帽子的女警司并沒有遭受什麼嚴重的處分,香港郵政的舊郵筒可一直沿用皇冠徽號而相安無事,一些人在游行示威中舉起龍獅旗也稀松平常。這卻不等於說舊郵筒換上新標誌不應該,一些人在這事上做文章,說當局具政治目的,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有政治目的的是這些人才對。
有人又以要保存歷史遺迹為由,反對舊郵筒換新徽號,這也是說不過去的。沒錯,歷史遺迹值得保留,我們也不必凡事「去殖化」,例如本港英治時期的許多建築都依然屹立街頭,英皇道、太子道等街道也沒有在回歸后改名。然而,徽號既體現了主權,有其現實功用,是有必要更換的,不然香港何必挂上國旗,又設計了新的區旗呢?如果真想把舊郵筒作為文物來供市民觀賞,大可放置一兩個在博物館內。當舊郵筒仍具實用功能,供市民投遞郵件時,還是應配以新的標誌,以便市民清楚識別。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陈明汉

No comments: